余生很貴,放下別人的錯,解脫自己的心
有書君說
有書友問到:“有書君,為什么我總是容易原諒別人,卻很難寬恕自己呢?”
其實就是你對自己太苛刻了而已。
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心理學效應,那就是寬恕效應。
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!快來和有書君一起看看吧。
三分鐘心理學,帶你看穿人心。
有書【心理】欄目,一直會在每周三清晨六點半,給你直達心靈深處的力量。
前段時間,由趙薇執導的微電影《魔鏡》火了!
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,正對著鏡子梳妝打扮。可是打扮完,她卻問:
“魔鏡魔鏡,誰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看的女孩?”
“哦,我知道是我。”
她對自己很失望,因為無論怎么打扮,她都覺得自己不夠漂亮。
尤其是在卸完妝以后,她難以忍受鏡子里的自己,怎么會有這么丑的人!
終于有一天,她忍不住了,她決定去整容。
醫生看著她,問她:
“你長得很漂亮,為什么要整容?”
她哭了,她說:“我覺得我很丑。”
可醫生卻說:“自信的女孩,永遠是最漂亮的,而不自信的女孩,哪怕整得再好看,也覺得自己不夠美。”
在這個時代,我們對于自己的容貌,到底有多焦慮呢?
曾有公眾號做了一個關于外貌的用戶調查,在近兩萬份的有效問卷中,只有1%的人表示對自己的外貌很滿意,而對自己外貌不滿意的則占了35%,非常不滿意占了4%。
對于自己的外貌,我們似乎永遠都不能滿意。
很多人會因為自己身上的某些缺點,產生自卑、并影響到正常的生活。
他們會告訴你:
“我身高太矮了,而且還胖”;
“我長得太丑了,臉上還有雀斑,不敢出門見人”;
哪怕你反復跟他們說,你一點也不胖,你長得很好看。
可是,他們卻不信。在他們看來:生而為人卻不美,我很抱歉。
其實,外貌焦慮所映射的,只不過是我們對于自我的常態化不滿。
可能今天不滿意自己的容貌,明天不滿意自己的身材,后天不滿意自己的學識,我們永遠都能找到其他方面的缺陷而再度陷入焦慮。
可是,人無完人,事無完美。
正是那些不完美的特質,才造就了不一樣的你。